25000公里长征一共牺牲了多少同志?长征后期,为何老蒋不追了?

1936年10月,红军三大主力在甘肃会宁顺利会师,至此,长征结束。 长征对于我党的影响是极其深远的,有历史学家分析到,如果红军不进行长征,而是一直固守苏区,那么红军有很大可能会被国民党几十万上百万大军,给困死,甚至消灭。毕竟,当时的国民党军事经济实力,都是直接碾压红军的。 提到长征,有一个问题经常被人提及,那就是长征时,红军到底牺牲了多少人。 一、中央红军一战伤亡五万多人 要“解答”这个问题,我们首先要了解,红军哪几支部队进行了长征。 1934年10月,中央红军首先开始了长征,长征之初,中央红...


1936年10月,红军三大主力在甘肃会宁顺利会师,至此,长征结束。

长征对于我党的影响是极其深远的,有历史学家分析到,如果红军不进行长征,而是一直固守苏区,那么红军有很大可能会被国民党几十万上百万大军,给困死,甚至消灭。毕竟,当时的国民党军事经济实力,都是直接碾压红军的。

提到长征,有一个问题经常被人提及,那就是长征时,红军到底牺牲了多少人。

一、中央红军一战伤亡五万多人

要“解答”这个问题,我们首先要了解,红军哪几支部队进行了长征。

1934年10月,中央红军首先开始了长征,长征之初,中央红军一共有8.6万人。

对于中央红军,国民党是最为重视的,派出的围追堵截的部队也是最多的。

中央红军在长征路上出现的第一次重大伤亡,是在1934年11月底爆发的湘江战役上。

此时,毛主席已经失去了对红军的指挥权,在博古、李德等人和敌人展开硬碰硬阵地战的错误指挥下,中央红军在湘江战役上伤亡五万多人,这也是整个长征路上伤亡最大的一场战役。

担任掩护任务的红34师在师长陈树湘指挥下,与敌人血战几天几夜,最终红34师几乎全军覆没,师长陈树湘壮烈牺牲。

湘江战役的惨败让中央红军全军上下意识到,红军再不能由博古等人指挥了,可以说,湘江战役在很大程度上促成了遵义会议的召开。

遵义会议后,在毛主席领导下,中央红军取得了四渡赤水战役等一系列战役的伟大胜利,在敌人几十万大军围剿下,中央红军一次次度过了危机。

1935年6月,红一和红四两大方面军在四川成功会师,此时,中央红军还有两万余人,红四方面军则足足拥有兵力八万多人。

几个月后,中央红军选择北上,红四方面军则选择南下川康。

值得一提的是,因为一些特殊原因,在两军会师后, 中央红军补充了几千兵力到红四方面军,这意味着中央红军北上时只有一万五千人左右。

二、红军长征时到底牺牲多少人

1935年年底,经过一系列血战,中央红军到达陕北时,人数只剩下七八千人。

与此同时,不听毛主席意见,野心勃勃的张国焘带着红四方面军南下,遭到了国民党重兵围剿,1936年10月,红一、红二和红四三大主力会师时,红四方面军只剩下三万余人。

红二方面军是三大主力伤亡最小的部队,他们到达甘肃会宁时,兵力还有一万余人,红二方面军兵力基本上没有损失。

在三大主力长征时,隶属于红四方面军的红25军,成为先遣队,先行开始了长征,出征时他们只有一千多人,到达陕北时,红25军人数不但没有减少,反而增加到了三千多人。他们也是最早到达陕北的红军队伍。

值得一提的是,在中央红军艰难得到达陕北时,红25军军长,给予了中央红军无私的帮助,他们在自身不富裕的情况下,几乎将军费全部借给了中央红军。

徐海东对中央的忠诚,让毛主席非常感动,他一生都铭记着徐海东的“雪中送炭”,1955年徐海东能够被授予大将军衔,徐海东1935年这一忠诚无私举动,起到了重要作用。

毛主席说道:“没有徐海东及时送来的军费,中央红军可能很多战士都没法挺过那个严寒的冬季,徐海东同志挽救了中央红军。”

可以来盘点一下长征牺牲的人数,中央红军从出发时的8.6万人,减少到到达陕北时的七八千人,这表明中央红军在长征路上牺牲人数接近8万人。

红二方面军一路上并没有受到国民党太大的围追堵截,再加上一路上的补充兵员,总体来说,红二方面军牺牲人数可以忽略不计。

红四方面军在1935年和中央红军会师时拥有兵力八万多人,可是1936年三大主力红会师时,他们只剩下三万人,牺牲人数多达五万人。

徐海东的红25军人数不减反增,他们牺牲人数也可以忽略。

因此,红军在长征路上牺牲总人数大致上在十二三万人上下。

当然,因为战争的惨烈,加上红军当时没有相关部门和人员去统计伤亡数据,因此,红军牺牲人数并没有一个准确数字。

三、蒋介石为何不追击红军了?

必须要说明的是,这个牺牲数字并不完全是战斗伤亡,长征路上,雪山、草地等恶劣自然环境,以及红军物资匮乏造成的病死饿死人数非常之多,这些非战斗伤亡同样数以万计。

另外,还有很大一部分红军,因为伤病,因为战斗被打散,最终脱离了红军队伍。

对于这部分老红军,我国还于上世纪八十年代开始了“寻找老红军”之路。

对于长征,还有一些人提出了一个很值得后人研究的问题:长征结束后,蒋介石为何不继续追击红军了?

长征结束后,红军主力基本上驻扎了陕北,这样的话,蒋介石自然不需要追击了,当然,蒋介石从来没有放松对红军的警惕。

长征结束后,蒋介石调集中央军,张学良的东北军,杨虎城的西北军等几十万人马,对红军展开了疯狂进攻。

1936年12月,因为张学良、杨虎城“剿匪”不利,蒋介石大怒着要将他们调离前线,之后,蒋介石更是飞临西安亲自坐镇指挥。

接着,为了全国抗日之大局,张学良、杨虎城发动了西安事变,蒋介石被迫停止内战,一致抗日。

既然国共合作了,蒋介石更是没有理由继续追击红军了。

当然,抗战时期虽然两党一致抗日,可蒋介石一直没有忘记防共,抗战期间,在蒋介石授意和默许下,国民党顽固派时不时对我军发起进攻。

皖南事变时,国民党军更是公然攻击新四军,造成我军八千人伤亡,副军长项英牺牲。

长征是我党一段伟大的历史进程,这段特殊历史改变了中国革命命运。

有学者指出,大多数参加了长征,并且活到了革命胜利的老红军,他们在建国后都得到了国家的足够厚待。不少人指出,贺子珍同志晚年能够享受很高的政治待遇,去世后能够被批准安葬入八宝山革命公墓,这一切和贺子珍是少数几个活着,走完长征的女红军是有着很大关系的。



相关资讯